栏目分类
全国总决赛特等奖!引领AI+化工育人新范式!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06:47 点击次数:115
★
★ ★ ★
★
近日,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三届“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”全国总决赛在大连举行。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,由徐一蓉、邢硕、朱孝康、李双洋、高睿5名本科生组成的“矿世精英”团队(指导教师:张志军、曹俊雅、刘金昌),由田兴、王福康、徐继冬、穆淼、王淑婷5名研究生组成的“旷世英才”团队(指导教师:刘金昌、曹俊雅、张志军)分别获得全国特等奖和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,指导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。

本科生团队与指导教师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”,加快发展数字经济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。在此背景下,“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”应运而生。
今年的竞赛题目为“吸收稳定系统优化改造项目”,题目紧扣我国化工产业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革的主题。一方面要求参赛学生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、智能工厂的改造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,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升级;另一方面,要求参赛学生借助于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,优化工艺流程,降低能耗排放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。

研究生团队与指导教师
本次比赛吸引来自全国120所高校的139支队伍报名参赛。其中,本科生队伍108支,研究生队伍31支。我校曹俊雅教授担任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,并在初赛和总决赛中担任专项评委。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两支参赛队伍综合运用基础数据,对生产工艺进行数字化模拟,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,包括稳态建模、动态建模、图形组态等,并通过操作验证开停车方案、故障说明以及故障处理方案的合理性。
本次比赛准备历时8个多月,竞赛团队克服困难、精益求索,不断优化打磨作品,将化工、控制、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,作品质量得到了大赛评委会一致认可。
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,不仅彰显了我校化工学科在工程实践与数字创新领域的教学成果,将AI赋能高等教育改革推向实践,更体现了化工专业培养具备工业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交叉的数字化创新型人才的能力。
往期精彩回顾
高考加油!我们在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等你
今天开考!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十问十答
@全国高考生,校长刘波为你加油!
她用热血,传递最真挚的爱!
来 源/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
本期编辑/张晨阳
责任编辑/王丽晔